“太原古县城五一开城”取得圆满成功,活动当天的盛况不仅在央视多家媒体频道同时直播;为期十天的开城系列活动,更得到了现场游客的一致好评。这座起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晋阳古城,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其晋阳古城的文化历史底蕴,更因为它与时俱进的包容气度,如“凤凰涅槃”重回世人视野,得到了当下人们的喜爱。
“凤凰城”的此次涅槃归来,也给予了我们如何结合文化新时代特点,顺应新的市场需求,将古城保护性开发建设和再利用的经验。这些探索和经验,对我们进行同类型的旅游景点改造以及运营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以古城底蕴为依托,多维度建设并复刻曾经历史风貌
太原古县城是一座明代风格的县城,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现存文物建筑 79处,被太原市政府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多达49处。其中,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世人提供了极高的游览价值和文化价值,如:刘王祠、尹公祠、关王祠、崇圣祠、节孝祠、洪侯祠、梁公祠、赵襄子祠等。而且,整个古县城区域完整的保留了因其独特的造型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城垣,曲线形成的街型,以及高低错落的建筑,而有活城之说;每临集市、庙会,远离县城五里之外,都能听到里面的叫卖声。
这座古城,静而巍峨,动而喧闹。所有的历史文脉历历可清,昔日繁华盛景让人神往。在维护修建之后,游客可沿东门——魁星楼——县衙——关帝庙——北门——演艺广场——玉皇庙——西街小广场——隆恩寺——吉美博物馆——南门——城隍庙——金牛湖——宇琼府绕城一周,尽览古城历史风貌。
修缮完成的城墙和街道,古朴庄严的庙宇楼台,以及焕然重生的勾栏画栋,古城依循古建筑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做到了“晋善”更“晋美”。
它虽然在历史中遭受创伤而沉睡多年,一旦人来人往,它又复活了。商铺之中再现了曾经的行当,街市之中此起彼伏的叫卖,街头巷尾空气中弥漫着传统美食的香味,还有庙宇之中缭绕的佛烟……它是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下。
走进城内的人,感受它的曾经;它也跟着人们感受着城外数百年后的世界。
传统建筑是古城的脊骨,复现的美食,服饰,绘画,书法,雕刻等内容是它的血肉。“凤凰城”更因为往来如织的游人,鲜活了起来。
文创携轻演绎主题系列,让古城容貌常换常新
“晋秀明风”似乎成了此次开城主题活动。期间吸纳了多家文创头部品牌参与,多元的国潮原创设计,丰富的非遗产品,富含地域性的文创作品,以及各种细腻精巧的手作等齐聚古城之内。
这些品牌的到来,是古城与当下文化的第一次对话。在此期间,很多专程身着古代服饰的人们慕名而来;很多游客与街上的微景观合影留念。这些现象,是当下流行文化趋势给古城的一个肯定和反馈——国潮文化消费热点需要一个沉浸式的空间体验。
国潮文化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既是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个性的张扬,又是对传统文化的自然回归。它意味着消费者需求和思维观念的根本转变,即不再局限于对生活需求的满足,更是对某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意义的满足。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大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也推动着“国潮"的崛起。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倍受关注,无论是诗词歌赋、故宫国宝还是传统曲艺,都成为时下的热点甚至是潮流趋势。也是现代景区运营者对文化的理解和接纳的充分体现。就如古城运营的总指挥白旭霞女士所言,古城对文化内容的呈现不是盲目堆砌,而是有选择性的,是必须符合古城建设品质的,并且有利于古城长期发展的文化的筛选和引进。
以上的潮流趋势越明显,就越需要一个与之呼应的空间和人群来承载。就如渐渐兴起的汉服文化,需要有城墙,亭台,楼阁,水榭和年轻的消费人群相得益彰一样。而年轻的主流消费人群也需要有国潮文化和时尚流行与之匹配。而复现这些文化氛围更是明太原古城的天然优势。
通过此次5.1开城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借助戏剧化场景理念设计的互动打卡景观,以及多媒体光影秀和轻演绎戏剧表演,成了游客备受青睐的焦点内容。
这些要素一来制作轻盈,二来文化性特征明显。极大的增强了游客在古城主题文化之中沉浸式体验的乐趣。
就如戏剧演艺场景总设计田建平先生所言,与游客的互动不能局限在仅仅依靠声光电等手段中,还应该强调文化场景的定制性,和场景背后的故事性以及可参与性。让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在体验过程中感受传统文脉。进而真正实现沉浸式文化体验,达到传播景区品牌的作用和目的。
深化研学体系,全面持久的利用好古城历史文化资源
太原古县城“凤凰城”内,不仅有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落,配套的衣食住行服务,还有一直坚守文化传承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吉美民艺博物馆,晋韵堂,妙艺堂,晋剧艺术等非遗文化品牌,以及古法造纸,软陶粘土,手工茶壶,药茶,汉服,扎染,酿醋等商铺作坊。
随处可见的非遗文化,不仅可以让游客及学子们,住在城内,吃在城内,更能学在城内:见古人之所见,学古人之所学,品古人之所品,感今人之所感。
有历经数百年不倒的庙宇在侧,研习手中榫卯,才知古人大智慧;身着汉服行走于亭台水榭间,才知其蕴含的色泽美学;才更能体会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以及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有所谓:“城中一日,所学千年”,古县城就是最好的研学基地。
这0.8平方公里的小城,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蕴藏了太多的文化与艺术,来去一日未免过于匆忙;三到五日的研学,确是极好的。因此,深入研学,将成为古县城的日常。所来之人,停留三五日,如城内常住百姓一般生活作息,打卡通关,如穿越了一次时空。如此生趣盎然的古城,必然是大家向往的去处。
开城活动期间,我们从各方各面看到了古城的运营优势
历史古建筑和当地传统美食文化,以及民俗吆喝等是古城本地的天然资源;
非遗文化入驻,汉服艺术行走其中,国潮文创引入是文化传承的具体表现;
戏剧景观互动,国潮剧目演绎,多媒体光影秀的艺术创意,是运营思路的有效创新;
深入研学项目活动策划,不仅有效利用古城的文化资源,更让古城真正的成为一座生活之城,学习之城,和未来栋梁的成长之城。
综合以上,一个可以借鉴学习的古城文化保护和运营的文化矩阵蓝图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策划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好古城风貌,做到与时俱进,与当代文化同行;更能在落地运营中,做到有序,优质,节能,长效的运营开发。真正实现了明太原古城“华夏文明的沉浸体验地,文物保护研究地,市民休闲旅游度假地”的多重功能定位。
更凸显了“一城看山西,一街五千年”的核心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