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全国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交流会在宜宾珙县举行。来自全国十五省、市桑蚕专家、企业负责人百余人到珙县实地参观学习交流。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四川省蚕丝学会、四川省丝绸协会协办。在本次交流会上,宜宾市首个 “宜宾市桑蚕产业技术研究院”授牌成立。
来自全国各地的蚕桑茧丝绸行业知名专家、蚕桑基地负责人、蚕农等来到珙县孝儿镇宝兴村和仁义乡桂香村,参观了当地的桑园、文化广场、桑蚕文化展厅、桑枝食用菌产业基地等。参观现场,来宾们纷纷向当地的蚕农了解种植养殖模式、年产值等,并对珙县的蚕桑产业发展表示肯定和赞赏。
据了解,2017年,四川珙县桑园种植总面积达到17.2万亩,蚕业一二三产业链融合发展综合产值达10.35亿元。该县规模化发展桑蚕业,集约化经营模式,走出一条桑蚕产业链融合发展道路, 早已在行业内享誉国内。
从桑叶到桑枝,当地农户把桑树的“全身”都利用了起来。珙县沐滩镇中山村4社的蚕农熊兴信、仁义乡杨花军桑枝食用菌示范园负责人杨花军等,就对桑蚕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经验交流。
熊兴信说,他家里有人口8人,劳动力5人,从事栽桑养蚕有10多年的历史。“过去只是单一的养蚕,效益较低。2009 年后,除逐步扩大养蚕规模和提高小蚕共育水平外,我开始探索桑园地综合利用,在桑园林下种植竹荪、大球菌菇、鸡腿菇,杏孢菇、木耳等菌菇作物。”
熊兴信介绍, “2017年,我的家庭农场走以栽桑养蚕为主的综合利用、多元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每亩桑园产值达到3.4万元,共计实现产值510.42万元,扣除生产经营成本后,实现纯收入215万元。”
宜宾市首个“宜宾市桑蚕产业技术研究院”授牌成立
据了解,桑蚕产业是珙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之一,珙县依托蚕桑产业兴旺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夯实和巩固了农民脱贫奔康的坚实基础。
2017年,该县桑园总面积达到17.2万亩,发种16.61万张、生产鲜茧7223吨,同比增长2.7%和5.7%,新建标准化生产基地1.75万亩;全县从事桑蚕业发展的贫困户和蚕农户均增收4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260元,桑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产值达10.35亿元。